严枫是某市一所中学的体育教师,50岁的她从事体育教学已31年。6月临近,午后的阳光已略显灼热,面对有些懈怠的学生,她平复了一下情绪,抹了抹鼻尖的汗珠,敦促学生们完成跑圈热身。过去,长跑是必修课,在她印象中大部分学生跑800米、1500米都能坚持住,现在却不同了。
“许多校园的体育课如今已实行选修制,学生的锻炼正逐渐趋向娱乐化,活动量小,并不能起到提升体质的效果。”她无奈地说。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各界围绕着校园“单双杠”消失、青少年体质下降等话题进行了热议。舆论压力下,常年以室外教学为主的体育教师队伍也备受争议和指责。对此,不少教师也有苦难言:待遇相对低,人力又不足,凭什么“背黑锅”?
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如今一些中学的体育课采用模块教学为主,即按照篮球、羽毛球、健美操等项目分门别类地教学。加之学校的扩招、课程量的增多直接导致许多学校教师的数量不足,部分习练专业项目出身的教师还要时常跨专业代课,体能、精力难保,教学质量必然受影响。
“体育教学目前仍是学校教育的附属品。”严枫说,虽然体育成绩已经被纳入到中、高考,但教学模式依旧形同虚设,她所在的学校共有178名教师,而从事体育教学的仅有6人,他们需要面对的是高负荷工作量,即每个人每周要上不少于20节课,才能满足全校2700余人的需求。
严枫的尴尬处境如今也是国内许多体育教师的尴尬。一些体育教师表示,并非他们本身想消极怠工,而是现实环境无法令他们按照教学大纲完成任务。
“现在上课比较迷茫,学生体质一年不如一年,而我们能做的只能是避免学生在体育课上受伤。”严枫表示,因为一旦有学生受伤校方就要承担责任,无论是否与体育教师主观有关都得在客观上受到牵连,所以教学时只能在课程安排上尽量减少难度项目和投掷项目以规避风险。学生们有家长和社会在关注,可谁又在关注体育教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