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余年的教学和研究经验,让乔能俊意识到当今教育存在的问题,决心改变现状:“我们要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关注他们的表达需求,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去了解如何学习。”
2012年8月,乔能俊成立了由8名老师组成的课改团队,决定探索小组教学——把同学们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互相监督。
小组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比如:一篇文章,老师通过让学生对课文情节发展不断猜想、讨论、读写、分享来推动教学进程,进行探究性阅读,课文在“猜想”中引发学生强烈好奇心,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及角色演练。在小组阐述合作探究学习成果时,老师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聆听、提问、解答、反驳并准确完整的表达。在课文未结束时,老师请学生续写,促使学生回归文章的整体,于是,“道理”不再是作者的道理,而是学生现场思考所得。整个课堂自始自终以学生自问自疑自解为纽带,教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学生真正“动”了起来。
“小组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不学不教,为学而教,以学评教’。”乔能俊说,实行小组教学之后,评价老师教得怎么样,主要看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被激发,每个学生是否得到了应有的关注和发展。学生兴趣激发的着力点不再是一味的在外在方式、方法上下功夫,而是多给学生一些听、说、读、写、议、思、辩、做的空间,让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以前调皮捣乱的学生,喜欢在小组里讨论,爱上发言了;去年的全区优质课竞赛,课改团队的成员们拿到了6个一等奖中的4个;家长们欣喜地看到自己的孩子开始爱上学习了……“能让孩子们的天性最大限度地被挖掘,让他们在课堂上学会学习,我们的课改也就成功了。”乔能俊憧憬道。下一步,西陵区将在全区范围内推广乔能俊的课改模式。 本报记者刘晶晶实习生 吴萃雅